鲁东大学坐落于山海之城、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之一——烟台,是胶东半岛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学校创建于1930年,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经过九十载砥砺耕耘,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在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和文明校园。校园占地3450亩,图书馆藏书250.6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0.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现设22个学院、74个研究院(所)、87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英语语言文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区域经济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应用统计学等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创新平台30余个,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鲁东大学现拥有专任教师1657人,正高级234人,副高级56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31人。拥有发达国家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60余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人才70余人,中国近现代史、功能材料设计合成、滨海湿地生态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0余个。
一、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时间
系统开放日期:2021年2月22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1年4月30日。
三、相关待遇
1. 国家提供100-300万元资助支持,资助期限为3年;
2. 学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包括年薪、安家费及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人才公寓等,具体待遇面议。
3. 妥善解决家属就业及子女入学等问题。
四、申报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0年9月1日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2021年4月30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19年9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执行《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限项要求,同层次国家人才计划只能申请或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2)当年申请或正在承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不得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五、应聘方式
有意向者请将简历同时发送至学院联系人邮箱(见下表)和学校邮箱(ldursc321@163.com),邮件主题请标注“姓名+优青(海外)项目申报”,与学校达成申报意向后,将有专人指导申报人开展后续工作。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
六、联系方式
1.人才引进政策咨询
鲁东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史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535-6693585 0535-6010318
邮箱:ldursc321@163.com
2. 优青(海外)项目政策咨询
鲁东大学科学技术处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535- 6256630
邮箱:jikewang1980@126.com
学院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文学院 |
胡老师 |
0535-6699538 18953599001 |
xiaoqingytyt@126.com |
教育科学学院 |
郑老师 |
13792547132 0535-6672862 |
shujiezheng@126.com |
教师教育学院 |
苏老师 |
13220937856 0535-6672195 |
suyong2151@163.com |
商学院 |
亓老师 |
15966518861 |
qipeng_qp@163.com |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
魏老师 |
15966518856 |
weixinjiang@163.com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马老师 |
18615069735 |
hsiaoguangma@ldu.edu.cn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刘老师 |
0535-6697933 13963882897 |
Xgliu1986@163.com |
生命科学学院 |
张老师 |
13805355171 |
zhangxingxiao@163.com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张老师 |
0535-6693672 |
zhangzh71@163.com |
交通学院 |
翟老师 |
0535-6685211 |
165216018@qq.com |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
王老师 |
15668003169 |
gangwang1970@ldu.edu.cn |
土木工程学院 (跨海工程研究院) |
宋老师 |
0535-6697935 13225457691 |
ytytskz2007@163.com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赵老师 |
13963849086 |
jsjzhao@ldu.edu.cn |
食品工程学院 |
蒋老师 |
0535-6672497 |
shipinzhaopin@126.com |
农学院 |
程老师 |
0535-6664662 |
chengxianhao@sohu.com |
体育学院 |
于老师 |
0535-6681222 17705350567 |
yujun8383@sina.com |
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于老师 |
15066754395 |
Yu.junbao@gmail.com |
农林工程研究院 |
张老师 |
13256976151 |
hxzhang@sibs.ac.cn |